当前快播:猎人说 | 城投取消发行回升,信用风险怎么看?

2023-04-14 21:19:28来源:城投猎人

自2022年11月份以来,信用债市场出现频频取消发行的情况,其中城投债取消发行占比较高,有市场观点认为:这显示出城投近期受到较大冲击,融资发行受影响较为明显,会导致城投债未来滚动续期不顺畅,进而引发引发信用风险。果真如此吗?

哪些城投在取消发行

据统计,自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,信用债市场取消发行约450只债券,取消发行规模超3000亿元,其中 城投债取消发行约1770亿元,占比超过50%。


(资料图片)

图片来自DM

具体来看,据DM数据统计,2022年11月受整体融资环境影响,城投债取消/推迟发行数量为45只,涉及金额约341亿元,随后 12月达到峰值,单月累计117只,涉及金额超665亿元 ,开年以来有所缓和,1-3月累计取消142只,涉及金额约767亿元,其中 3月有所回升 ,取消发行数量为74只,涉及金额约362亿元。

从区域来看 ,本轮城投取消发行多集中在江苏、山东及四川等热门省份,其中江苏占比最高; 从行政级别来看 ,取消发行多集中于地市级。从评级来看,主要为AAA、AA+及AA,其中AAA占比最高,其次为AA,但结合AA级城投的近三成的存量占比情况,基本显示出 低评级城投在近期市场波动中受到的冲击更大。

受本轮“取消潮”影响,城投主体净融资在2022年11月起进入寒冬,于12月达到低点,之后逐渐回暖。

本轮取消发行的原因

从披露的债券取消发行公告来看,发行人取消债券发行的原因一般包括以下几个:

1、“近期市场波动较大”。 这是最常见、最主要的原因,大部分债券发行人的取消发行公告中都是这个原因。

2、“本公司融资安排变更”、“资金安排调整原因”。 意味着公司的融资计划发生了变化,债券发行计划自然也相应变更。

3、“综合考虑综合成本”。 也就是因为债券发行价格,其实也间接说明了是因为市场波动或者资金原因。

4 、少数发行人会直接表明是因为 “在协商利率区间内认购不足”或利率“不符合发行人预期” 而取消发行。

不管是表述成市场波动还是资金安排, 本轮信用债取消发行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利率过高。 2022年11月起,由于资金面持续收敛,市场对资金面的担忧加剧,加之地产、疫情防控等利好政策不断,债市看空情绪浓烈,导致理财和债基出现净值回撤,引发赎回,从而形成 净值下跌-赎回-被动抛售的负反馈效应。 在此背景下, 信用债二级市场面临大规模抛压,传导至一级市场,造成发行利率走高,发行难度加大,由此引致大规模的取消发行。

图片来自网络

信用风险怎么看?

从取消原因来看 ,大部分取消发行都是为了控制融资成本, 是地方融资平台权衡利弊后做出的主动选择,而不是发不出来,所以由此带来债券兑付风险的可能性较小。

从时间节点来看 ,城投债发行大量取消发生在11月之后,但去年年初到11月之前,多数平台在融资顺畅的时候已发行了不少债券, 有一定的储备 ;而且取消发行高峰期对应的到期兑付压力不算大, 当兑付压力相对大的3-4月份来临时,取消发行已趋于缓和 ,3月份的虽略有回升,但主要原因在于总体发行规模暴增,基数变大了。

从地区来看 ,近来取消城投债发行最多的是江苏,其次是山东、浙江,这些都是 经济强省,融资能力普遍较强。 同样也可以印证“不是发不出来,而是利率太高不愿意发”。

所以,总体来看, 由发行取消产生对信用风险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 。不过我们也需要看到,随着兑付高峰期的到来,城投信用分化有所加剧, 投资过程中如果没有相应策略支持,不应该过分信用下沉。

标签:

上一篇:
下一篇: